米乐官网

习近平“典”赞英雄|四万万人齐蹈厉,同心同德一戎衣_2

分类:米乐官网 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发布:2022-05-25 20:15
html模版习近平“典”赞英雄|四万万人齐蹈厉,同心同德一戎衣

编者按:清明寄哀思,鲜花献逝者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,清明节寄托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、不忘根本的家国情怀。清明节不仅是踏青扫墓、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,更是缅怀革命先烈、继承烈士遗志、激发爱国热情、学习革命精神的重要日子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事迹、致敬英雄精神,并引用爱国主义诗句言志抒怀,强调要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爱和平、开创未来。在清明节到来之际,央视网《天天学习》与您一起学习领会总书记用典。

【释义】

这首七律是郭沫若于1937年7月26日自日本归国途中所作,为《归国杂吟》组诗之二。

首联“又当投笔请缨时,别妇抛雏断藕丝”,1926年,诗人曾投笔从戎,参加了讨伐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,u乐国际官方,故有“又当”一说。颔联“去国十年余泪血,登舟三宿见旌旗”,去国十年,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郭沫若在日本度过的十个春秋。登舟三宿,指郭沫若乘船返回祖国的三天三夜。颈联“欣将残骨埋诸夏,哭吐精诚赋此诗”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峰,也是全诗主题思想所在。为了抗日救国,诗人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,只要自己的尸骨埋在祖国的土地上,便是最大的欣喜和安慰。尾联“四万万人齐蹈厉,同心同德一戎衣”,诗人由个人情感的抒发转为对全民一致行动的号召。“蹈厉”指舞蹈时动作的威武,后比喻奋发有为、意气昂扬。诗人怀着一颗赤诚之心,热切希望全国人民团结起来,共同努力,奋发抗战,同心同德打败日本帝国主义。

通观全诗,以“投笔请缨”开头,“一戎衣”作结,一根爱国主义思想的主线把全诗贯穿为一体,每一字、每一句都闪着光,含着情,殷殷切切,动人心弦。

【解读】

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。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,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,母亲送儿打日寇,妻子送郎上战场,男女老少齐动员,充分展现了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。

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,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、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。近代以来,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,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、共御外侮,为民族而战,为祖国而战,为尊严而战,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,谱写了惊天地、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。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、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,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、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,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、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!

山河已无恙,吾辈当自强。经过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人民持续奋斗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光明前景,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,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、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十分伟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,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、万众一心,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来,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,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。

新的征程上,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,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紧紧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,坚持大团结大联合,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,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,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、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局面,继续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!

(作者 杨立新)

-